国际汽车质量标准化协会
(IAQSA)函【2023】12号
全国汽车工业联合行动计划暨“巅峰·攀登”行动纲要
一、总则:
确定了“1个目标”:
“面向产业国际化,打造技术、品质、品牌过硬等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
执行“8项行动方针”:
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用户至上、标杆引领、产业协同、能力建设、绿色发展、国际合作
开展“4大联合行动”:
质量强基联合行动、创新协同联合行动、供应链强链联合行动、资源整合联合行动;
二、行动方针:
全国汽车工业联合行动计划“巅峰·攀登”行动是为推动汽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制定的一项行动,8项联合行动方针如下:
1. 创新驱动: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理念创新,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
2. 质量为先:将质量放在首位,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3. 用户至上: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满足用户需求,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4. 标杆引领:通过产业链主、标杆企业和各级领导,建立全员参与统一的宗旨和方向。
5. 产业协同:加强主机厂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6. 能力建设:提升企业全流程竞争力和的创新能力,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7. 绿色发展:积极推动绿色制造,降低能耗和排放,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汽车产业。
8.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提升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些行动方针旨在促进汽车工业的创新发展、提高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并加强产业协同和国际合作,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四大联合行动:
“面向产业国际化、打造技术、品质、品牌过硬等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的四大联合行动如下:
1. 质量强基联合行动:充分发挥质量的强引擎和硬支撑作用,以提高品质来促进品牌发展。这包括进行产品调研和客户调研,树立标杆和品牌形象,建立标准和监管创新,强化质量联合帮扶和质量横展,以及实现质量数智化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2. 创新协同联合行动: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鼓励充分风险过程管控的创新成果。这包括建立联合创新中心,挖掘产业关键共性需求,解决质量短板和痛点,完善创新质量体系,树立科学创新先进典型。
3. 供应链强链联合行动:促进产业链的互动和生态繁荣,联合提升供应链质量。这包括强化用户、主机厂和供应链之间的"链内融通〞,拓展跨品牌的"链间协同〞,统一主机厂质量要求,联合质量攻关和创新协同,助推跨品牌的协同效应和集群发展。
4. 资源整合联合行动:建立常态化的工作协同机制,提高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效率。这包括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建立行业共性资源库,实现质量策划、技术对接、工程开发、先进制造、供应链和售后服务等领域的协同,提高信息、资金和人才的能力提升和高效利用。
通过质量链、创新链、供应链和资源链,“四链”深度融合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集群提档升级。集全行业力量,挖掘和推广一批具有引领性和国际水平的示范合作项目,并与国际组织合作设立智能化电气化时代的汽车工业创新质量奖项-汽车工业巅峰奖,鼓励技术创新、树立品质标杆、引领企业发展,通过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以品质促品牌,增强中国汽车企业参与国际化分工的实力和影响力。
四、联合行动纲要:
(一) 质量强基联合行动
质量强基联合行动旨在充分发挥质量在促进品牌发展中的强引擎和硬支撑作用。以下是该行动的具体措施:
1. 进行产品调研和客户调研:通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确定产品的关键要素和优化方向。这有助于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市场需求,提高品牌形象。
2. 树立标杆和品牌形象:通过建立标杆企业和品牌形象,树立质量的典范和榜样。这有助于激发行业内其他企业的质量意识和竞争动力。
3. 建立标准和监管创新:制定和推进质量标准的建设,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同时,积极推动监管创新,加强对质量的监管和评估,提高市场竞争力。
4. 强化质量联合帮扶和质量横展: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和协同,共同解决质量问题和挑战。通过分享经验和技术,实现质量的横向拓展,提高整个产业的质量水平。
5. 实现质量数智化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借助数字化技术和数据分析,实现质量过程的智能化和优化。同时,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环保和可持续性与质量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以上措施,质量强基联合行动旨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进而促进品牌的发展和提升。这将为产业的国际化和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 创新协同联合行动
创新协同联合行动旨在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鼓励充分风险过程管控的创新成果。以下是该行动的具体措施:
1. 建立联合创新中心:各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创新联合体。通过共享资源、技术和知识,实现创新的协同效应,提高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2. 挖掘产业关键共性需求:深入了解产业的关键共性需求,通过合作解决产业的痛点和短板。这有助于推动整个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3. 解决质量短板和痛点:通过创新解决质量方面的短板和痛点问题。例如,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以及优化服务体验等。
4. 完善创新质量体系:建立完善的创新质量体系,包括创新的规范和流程。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创新管理,提高创新的质量和可控性。
5. 树立品质创新先进典型:树立科学理性创新的先进典型,通过开展汽车工业最佳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激励企业进行品质创新。
通过以上措施,创新协同联合行动旨在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率。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将帮助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与国际接轨,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 供应链强链联合行动
供应链强链联合行动旨在促进产业链的互动和生态繁荣,以提升供应链的质量。以下是该行动的具体措施:
1. 强化"链内融通":加强用户、主机厂和供应链之间的内部协同和合作。通过优化供应链流程、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效率。
2. 拓展"链间协同":促进跨品牌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统一主机厂的质量要求,建立共同的标准和规范,实现供应商之间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质量水平。
3. 统一主机厂质量要求:建立统一的主机厂质量要求,使供应商能够更好地满足主机厂的需求。这有助于提高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4. 联合质量攻关和创新协同:通过联合质量攻关和创新协同,解决供应链中的质量问题和挑战。各方可以共同研发和创新,分享经验和技术,提高供应链的质量水平和创新能力。
5. 助推跨品牌的协同效应和集群发展:通过以上措施,实现跨品牌的协同效应,促进供应链的集群发展。这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和效益。
通过供应链强链联合行动,可以促进产业链的互动和生态繁荣,提升供应链的质量水平。这将有助于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提高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 资源整合联合行动
资源整合联合行动旨在提高数据、资金、人才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效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建立一个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交流平台,让各方能够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这个平台可以是一个在线平台或者定期举办的行业会议,旨在促进各方之间的合作和协同。
2. 建立行业共性资源库:建立一个共性的信息、资金和人才资源库,供各方共同利用。这个资源库可以包括行业标准、最佳实践、技术文献、研究报告等,帮助各方提高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3. 实现质量策划和技术对接:通过协同合作,进行质量策划和技术对接,以确保资源的高质量和有效利用。各方可以共同制定质量标准和流程,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4. 加强工程开发和先进制造:通过协同合作,加强工程开发和先进制造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各方可以共同投入资源,进行研发合作和生产优化,以实现资源的高质量利用。
5. 优化供应链和售后服务:通过供应链的优化和售后服务的改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各方可以共同优化供应链流程,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同时改进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通过以上措施,资源整合联合行动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四链融合”
将质量链、创新链、供应链和资源链“四链融合”,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集群的提档升级。以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
1. 集全行业力量:整合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各方力量,包括制造商、供应商、科研机构等,形成协同合作的态势。通过共同努力,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质量。
2. 挖掘和培育示范合作项目:重点挖掘和培育一批具有引领性和国际水平的示范合作项目。这些项目可以是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供应链优化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共同努力,提高产业链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
3. 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积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与国际企业和组织开展合作。通过技术对接、合作研发等方式,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中国汽车工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 设立汽车工业创新质量奖:与国际组织合作,设立智能化电气化时代的国际级创新质量奖项|汽车工业巅峰奖Automotive Disciplined Innovation Award(汽车工业巅峰奖)。我们推出旨在表彰那些运用前沿技术进行创新同时又对其潜在风险影响进行充分考量的创新产品及组织和个人该奖项旨在树立标杆和品牌,表彰在创新和质量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企业和个人,提高中国汽车企业的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增强中国汽车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和底气,提升国际化影响力。同时,深度融合四个关键链条,将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发展,使其在智能化电气化时代保持领先地位。
“巅峰·攀登”行动|全国汽车联合行动组委会
国际汽车质量标准化协会
2023年11月15日
IAQSA 函【2023】2号《全国汽车工业联合行动计划暨“巅峰·攀登”行动纲要》.pdf